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报道了天南星科(Araceae)斑龙芋属(Sauromatum) 两种植物的核型,它们的静止核均为渐变型,分裂前期染色体均为中间型,体细胞中期染色体均为2n=26,核型分别为:斑龙芋(S. venosum)2n=2x=26=14m+12sm;高黎贡山斑龙芋 (S. gaoligongense) 2n=2x=26=10m+12sm+4st,其中高黎贡山斑龙芋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本文还就斑龙芋属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在尚未进行更详细的、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之前,仅从一些形态上的相似性就匆忙将斑龙芋属归并到犁头尖属是值得商榷的, 并从珠芽和细胞学两方面的特性推断该属与半夏属可能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推荐文章
天南星科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
天南星科植物
资源
开发利用
两种芋属(天南星科)植物的核型研究
芋属
核型
花叶芋
异色芋
山西天南星科栽培植物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天南星科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南星科斑龙芋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来源期刊 云南植物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斑龙芋属 核型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3-478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4
字数 2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845.2001.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仲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3 148 7.0 12.0
2 管开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71 816 18.0 23.0
3 李恒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68 595 14.0 22.0
4 卞福花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龙芋属
核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多样性(英文)
双月刊
2096-2703
53-1233/Q
昆明市盘龙区蓝黑路132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3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74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