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桑褐刺蛾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研究。研究发现桑褐刺蛾在浙江莫干山1 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土壤内做茧越冬,翌年5月初化蛹,成虫于5月末始见羽化,6月中旬始见初孵幼虫。幼虫有8个龄期。以树干主枝打孔注射农药方法,对桑褐刺蛾进行防治研究。在幼虫出现前2周在悬铃木主枝上按1 cm胸径打孔注射2 mL 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和50%久效磷水剂,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8%,84.8%和82.6%。图1表4参8
推荐文章
茶刺蛾生物学特征及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茶刺蛾
发育历期
取食规律
生物毒素
植物源农药
纵褶竹舟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纵褶竹舟蛾
发生危害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金钱松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金钱松
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发生
防治
栎粉舟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
栎粉舟蛾
栎类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桑褐刺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桑褐刺蛾 生物学特性 悬铃木 打孔注药 药剂防治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756.2001.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志刚 浙江林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3 26 2.0 3.0
2 王义平 浙江林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4 28 3.0 4.0
3 周凯 浙江林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2 7 1.0 2.0
4 周忠朗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桑褐刺蛾
生物学特性
悬铃木
打孔注药
药剂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