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用井间示踪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三维两相四组分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研制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解决了长期以来井间示踪剂测试只能求出注水井到生产井之间的平均地层参数的问题。模型中考虑油、水两相,油组分、水组分、分配性及非分配性示踪剂4个组分,建立4个组分的质量守恒方程。通过求解可得压力、饱和度及示踪剂浓度,最后将计算的示踪剂产出曲线与实测的示踪剂产出曲线相拟合,可反求油层参数,得到目前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以大港油田官104断块76-30井组的示踪剂测试为例进行了分析,由示踪剂产出曲线拟合得到了该井组目前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用该方法所得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与油藏动态及地质上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是准确可靠的。图3参4 (李淑霞摘)
推荐文章
井间示踪监测确定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技术应用
生产测井
示踪剂
井间监测
色谱理论
剩余油饱和度
综合评价
应用
港西油田
利用产出剖面测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
生产测井
产出剖面
油水黏度比
含水率
剩余油饱和度
利用声波全波列测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方法研究
声波全波列测井
剩余油饱和度
地层压缩系数
Biot-Gassmann方程
用碳氧比能谱测井和多井解释技术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碳氧比能谱测井
多井解释
剩余油饱和度
三维
地质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井间示踪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示踪剂检测 产出 曲线拟合 数值模拟 剩余油饱和度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与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33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1.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月明 37 941 18.0 30.0
2 冯其红 11 320 9.0 11.0
3 李淑霞 7 224 6.0 7.0
4 张庆珍 2 9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644)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6(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7(45)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08(37)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09(4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0(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1(5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2(6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3(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4(5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5(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6(7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7(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8(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9(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示踪剂检测
产出
曲线拟合
数值模拟
剩余油饱和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