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长白落叶松的分类位置及与兴安落叶松的种间关系,长期以来未有定论.本研究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张广才岭等6个地点采集实验材料,对其叶绿体DNA的rbcL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并测序.结果显示它们的rbcL基因序列均没有差异,表明东北地区落叶松属植物有共同起源.在系统演化上,长白落叶松来自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应作为兴安落叶松的变种即L. gmelinii Rupr. var. olgensis Ostenfeld et S.Larsen
推荐文章
东北落叶松属植物潜在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兴安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
华北落叶松
logistic回归模型
潜在分布
CGCM2
金粉蕨属系统位置--来自rbcL序列的证据
金粉蕨属
系统位置
rbcL
中国蕨科
珠蕨科
凤尾蕨科
落叶松种植与管理技术分析
落叶松
种植
管理
部分落叶松属植物核型研究
落叶松属
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
核型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东北落叶松属植物rbcL基因的序列分析及系统演化
来源期刊 植物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 系统演化 rbcL基因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3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3
字数 25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102.2001.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福臣 9 82 5.0 9.0
2 陆兆华 2 15 2.0 2.0
3 李立芹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兴安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
系统演化
rbcL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研究
双月刊
1673-5102
23-1480/S
大16开
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
14-7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3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9792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