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动态氧化还原电位监测法与尾气H2S浓度监测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磷钼杂多化合物体系的脱硫动态特性,结果表明:磷钼酸钠(NaHPA)对H2S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空气对磷钼酸钠有很好的再生效果;磷钼酸钠杂多化合物体系的脱硫性能与其组成密切相关-NaCl能加速体系再生、Na2CO3能提高体系对H2S的吸收速率、NaVO3对脱硫体系的贡献表现在对再生过程的催化作用和对H2S的辅助吸收;体系的脱硫性能随温度提高而有所降低,随进气H2S浓度提高而相应降低,随吸收剂浓度提高而显著增强。最后,在单因素作用规律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复配体系最佳配比为:NaHPA:NaVO3:Na2CO3:NaCl=1:1:0.377:5.472。
推荐文章
Keggin结构磷钼钨杂多酸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
磷钼钨杂多酸
氧化脱硫
Keggin结构
合成
催化
过氧化氢
B酸
Keggin型多元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醛
苯甲醇
苯甲醛
磷钒钼钨杂多化合物
相转移
氧化
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固载方法及应用
杂多化合物
固载
瓶中造船法
接枝法
孔道包覆法
层间嵌入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钼杂多化合物湿法氧化脱硫动态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杂多化合物 湿法氧化 脱硫 硫回收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44|X506
字数 24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2409.2001.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睿 海南大学理工学院化工系 13 409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99)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0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多化合物
湿法氧化
脱硫
硫回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