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Serfert 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000L◎.所有超脉泽星系显示出核的活动,显然,脉泽是由核活动所产生的射电和X射线光子或激波来抽运的.H2O超脉泽倾向存在于高倾斜度的星系,这使得沿视线上的分子柱密度增高,产生足够大的放大光深.最有可能产生H2O超脉泽辐射的星系应有一个包含着射电源的侧向的分子盘以及一个适当的抽运机制.
推荐文章
河外H2O超脉泽源及与其相关的分子谱线的观测和研究
活动星系核—河外H2O超脉泽源—分子谱线
三维超分子体系[Cd(C6H4O2N)2(H2O)4]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超分子体系
水热法
晶体结构
氢键
联合电解催化交换系统 HD/H2O和HT/H2O体系模拟
氢同位素
联合电解催化交换
[La(Phen)2(NO3)2(H2O)2]ClO4·2Phen·H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镧(Ⅲ)配合物
邻菲咯啉
晶体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外H2O超脉泽辐射
来源期刊 天文学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星系 活动星系核-星系 赛弗特-ISM-脉泽-射电谱线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7-39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157.9
字数 6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349.2001.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兴武 南京大学天文系 9 22 2.0 4.0
2 徐烨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6 0 0.0 0.0
3 俞志尧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 0 0.0 0.0
4 蒋栋荣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星系
活动星系核-星系
赛弗特-ISM-脉泽-射电谱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文学进展
季刊
1000-8349
31-1340/P
16开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80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63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