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莱洲湾南岸地下水在咸水入侵条件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山前冲洪积平原至海岸带共存在6种类型的地下水.本文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水文地球化学调查与室内试验,结合同位素测定资料与PHRQPITZ的模拟结果,对各种类型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做了深入探讨.指出在咸、淡水过渡带发生了阳离子交换.此外还揭示出卤水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石盐、泻利盐的溶解.
推荐文章
莱州湾南岸潍坊北部平原区咸水入侵动态变化分析
咸水入侵
水化学
超采地下水
莱州湾南岸
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演化
水化学
地下水系统
哈密盆地
形成演化
过度开采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
过度开采
水化学特征
演化规律
空间分析
潍河下游典型卤水开采区海咸水入侵趋势研究
海咸水入侵
典型卤水开采区
数值模拟
潍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莱洲湾南岸咸水入侵条件下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与卤水形成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卤水成因 阳离子交换 溶解 莱洲湾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8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1
字数 32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1-5736.2001.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淑君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7 1086 16.0 32.0
2 吴吉春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164 2362 26.0 39.0
3 张永祥 吉林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3 49 3.0 3.0
4 韩非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8 54 4.0 7.0
5 薛禹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42 2187 25.0 4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147)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化学特征
卤水成因
阳离子交换
溶解
莱洲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