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介绍一种新抗体A103的诊断意义。 方法 对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并用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包括A103),其中3例进行电镜观察。 结果 10例AML中8例女性,2例男性,平均年龄44岁。临床无症状,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大体上为境界清楚但无包膜的肿块;光镜下由三种成分(厚壁血管、梭形或上皮样平滑肌细胞及脂肪)混合组成。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均表达A103,HMB-45及平滑肌标记。随访10例病人均无复发。 结论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三种主要组成成分的比例和分布各异,致使组织学形态变化多端。确切的病理诊断还需借助于免疫组化,尤其是A103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报告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B超
CT
开放手术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诊治分析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诊断
治疗
子宫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平滑肌脂肪瘤,子宫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2例临床分析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病理 A103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0-285
页数 7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400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760/j.issn:0366-6999.2001.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嘉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所 11 71 6.0 8.0
2 谭云山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 6 38 3.0 6.0
3 纪元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 12 98 7.0 9.0
4 周燕南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 4 29 3.0 4.0
5 许建芳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 2 8 1.0 2.0
6 周俭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所 5 44 4.0 5.0
7 朱雄增 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 2 10 2.0 2.0
8 王坚 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3)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病理
A103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半月刊
0366-6999
11-2154/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920
1887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335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807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