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自塔东北地区英吉苏凹陷华英参1井和维马1井的煤系生油岩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煤在Ro为0.65%之后,液态烃产率急剧增加,1.5%之后,迅速降低,其生油高峰约在Ro为1.0%时,每吨有机碳的最大产烃量约为150kg;碳质泥岩与煤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液态烃产率受有机显微组分的影响;灰色泥岩的生排油率很低,以生成天然气为主,当Ro接近2.5%时,产烃量接近200kg。根据煤系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结果,可以建立演化阶段划分标准,另外,煤岩中显微组分的生烃能力还须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塔里木盆地煤系烃源岩产气率变化特征
开放体系
热模拟
产气率
煤系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及油气源对比
干燥系数
热模拟
烃源岩
油-源对比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沥青生烃特征与生烃潜力
沥青
生烃特征
生烃潜力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却尔却克组烃源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塔里木盆地
中-晚奥陶世
烃源岩
分布特征
地震地层解释
热演化
油源对比
勘探潜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里木盆地煤系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系 生排烃 产率 演化阶段 塔里木盆地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28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85.2001.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东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6 141 5.0 6.0
2 刘宝泉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研究院 5 93 4.0 5.0
3 国建英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研究院 10 104 5.0 10.0
4 郭树之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研究院 1 2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系
生排烃
产率
演化阶段
塔里木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双月刊
0253-9985
11-4820/TE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中石化1206
82-28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0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