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蟋蟀草室内出土的极限温度最低为5℃,最高为40℃;出土最快的温度是40℃,适宜温度是20~35℃;出土的水分极限点是20%,适宜水分是80%,出土最快的水分含量是80%。在5~50℃温度段内,相邻温度出土率显著变化的段是20~25℃和35~40℃;在20%~100%含水量段内,相邻水分出土率显著变化段是40%~60%。比较适宜的交替温度是:水分为60%~100%条件下的25/35℃。温度(5~50℃)和水分(0~100%)在对蟋蟀草出土的作用中,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作用,温度对水分的互补作用尤为明显。
推荐文章
土壤温度、水分和NH_4~+-N浓度对土壤硝化反应速度及N_2O排放的影响
硝化反应
N_2O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NH_4~+-N浓度
不同苜蓿品种头茬草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紫花苜蓿
头茬草
土壤水分
动态变化
温度对土壤水分运动基本参数的影响
温度
土壤水分
导水率
土壤入渗
温度、水分及不同氮源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硝化作用
最大速率
迟缓期
土壤水分
温度
氮肥品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蟋蟀草发生对温度、水分及土壤深度的反应
来源期刊 中国草地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蟋蟀草 温度 水分 反应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3,7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43
字数 1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5021.2001.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烈保 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 247 3694 32.0 43.0
2 李善林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 11 90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蟋蟀草
温度
水分
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草地学报
双月刊
1673-5021
15-1344/S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16-3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9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16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