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提高CT、MR对脑膜瘤的诊断水平。方法529例经CT检查515例,MR检查7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按1990年WHO脑膜瘤新分类进行光镜分类,配合JEM-100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作6种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角蛋白(Keratin),S-100蛋白,上皮膜抗原(EMA),黑色素瘤抗原(HMB45)。结果对CT显示混合密度、囊性低密度区;MR呈长T1、T2等信号与电镜所见瘤细胞空泡状、突起交织形成囊状超微结构的微囊型脑膜瘤为密切关系。其它良、恶性脑膜瘤的CT、MR表现与电镜显示肿瘤超微结构均为密切关系。对病理分类的12种良、恶习性脑膜瘤检测显示Vimentin和EMA均为阳性。结论对CT、MR可疑脑膜瘤和电镜较难确诊者,应配合电镜进行肿瘤超微结构观察和肿瘤免疫组化检测确诊。
推荐文章
非典型性脑膜瘤临床病理学、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观察
脑膜瘤
非典型性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幕上胶质瘤与脑内室管膜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对照研究
胶质瘤
室管膜瘤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脑膜瘤尾征组织侵袭与病理分型、免疫组化、MRI表现相关性研究
凸面脑膜瘤
脑膜尾征
病理分型
免疫组化
纤维组织细胞瘤性脑膜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脑膜瘤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膜瘤CT、MR表现与病理-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对照研究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 病理 免疫组化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7-3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0.44
字数 28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1/j.issn.1000-8578.2001.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爱娟 32 52 4.0 6.0
2 魏学忠 86 399 10.0 16.0
3 孙文利 21 71 6.0 7.0
4 关长群 57 156 7.0 10.0
5 冯新莉 26 8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
病理
免疫组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