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栗瘿蜂1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被害芽内越冬,翌年树液流动时开始为害,被害芽4月上旬形成虫瘿;5月下旬为化蛹高峰期,6月上旬为成虫脱瘤高峰期。在我市栗瘿蜂约10年暴发1次,大发生时可持续2~3年,然后自然“消退”。影响栗瘿蜂消长的主导因子是寄生性天敌,中华长尾小蜂是主要天敌种群,益害比可作为预测栗瘿蜂发生和防治的指标。对栗瘿蜂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利用化学防治调控益害比的综合防治措施。试验证明:物候期多小孔计量树干注药法,能有效、安全、经济地控制栗瘿蜂的大发生,是以生物防治为主导的必要调控手段。
推荐文章
栗瘿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板栗
栗瘿蜂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技术
栗瘿蜂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栗瘿蜂
生活史
防治适时
天敌
栗瘿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板栗
栗瘿蜂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技术
栗瘿蜂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栗瘿蜂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栗瘿蜂消长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湖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栗瘿蜂 消长规律 中华长尾小蜂 防治技术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土肥·植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
字数 4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01.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生 14 49 4.0 6.0
2 丁强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栗瘿蜂
消长规律
中华长尾小蜂
防治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农业科学
半月刊
0439-8114
42-1255/S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38-2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80
总下载数(次)
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