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循环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7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24)给予氯沙坦25~50mg/d和苯那普利组(n=23)给予苯那普利5~10mg/d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6ml,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浓度.同时抽检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心衰患者中TNF-α、IL-6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并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氯沙坦治疗4周后能使TNF-α、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2)苯那普利组TNF-α、IL-6浓度亦显著降低,但氯沙坦组降低IL-6较苯那普利组显著(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心衰4周后能显著降低病人血清中TNF-α、IL-6浓度.
推荐文章
奥美沙坦对充血性心衰患者血循环中糖类抗原CA125和脑钠肽的干预
充血性心力衰竭
糖类抗原CA125
脑钠肽
奥美沙坦
氯沙坦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循环NO/ET的影响
氯沙坦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皮素一氧化氮
氯沙坦结合生活干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氯沙坦
生活干预
疗效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胰岛素抵抗与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功能的相关分析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IAI:TNF-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氯沙坦对充血性心衰患者血循环中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干预
来源期刊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氯沙坦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新一类抗高血压药:AⅡA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1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583.2001.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文平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228 1501 16.0 31.0
2 王声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6 32 3.0 5.0
3 杨兵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4 3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氯沙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673-6583
31-1951/R
16开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4-188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