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以微囊藻毒素(MC)为代表的蓝藻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特征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蓝藻提取物染毒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观察由此所致的细胞酶学和形态学变化.结果当微囊藻毒素含量为0.1、1、10μg/ml时,肝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增加,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胱甘肽(GSH)尚未见明显变化.染毒后的肝细胞增生活跃,并伴有凋亡或坏死样表现,扫描电镜显示染毒后的肝细胞变得不规则,呈空洞样变并有特征性的胞膜疱出现,与培养细胞所表现的膜损伤相一致.结论微囊藻提取物可明显促进肝细胞增生并影响肝细胞的生理生化功能和形态的完整性.
推荐文章
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肝细胞
原代培养
功能
形态学
大鼠肝细胞的分离及原代长期培养
肝细胞
MTT
细胞培养
人工肝
大鼠肝细胞的原代培养
肝细胞
分离
原代培养
人工肝脏
微囊藻毒素MC-LR对原代肝细胞的影响
微囊藻毒素
肝细胞
增殖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囊藻提取物对大鼠原代培养的肝细胞酶学和形态学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与健康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细胞 酶学 形态学 扫描电镜 微囊藻毒素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9-2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14
字数 2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914.2001.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志俊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73 1202 17.0 24.0
2 施玮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2 496 14.0 22.0
3 朱惠刚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2 716 17.0 26.0
4 晏晓蓉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 8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77)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细胞
酶学
形态学
扫描电镜
微囊藻毒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与健康杂志
月刊
1001-5914
12-1095/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6-22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07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