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液体石蜡中采用微波技术原位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铅(LN)和十二烷基水杨酸铅(LAS).在高速低负荷(r=1500±10 rpm、 P=196~392 N)和低速高负荷(r=300±10 rpm、 P=800 N)两种条件下,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N、 LAS和对应的羧酸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考察了LN和LAS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 LN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且各项摩擦学性能指标均好于LAS.为弄清其作用机理,从分子结构分析了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的原因,并用SEM及XPS研究了磨斑表面.结果发现: 摩擦过程中, LN和LAS都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且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转化膜,但所形成的吸附膜和转化膜厚度不同.
推荐文章
水杨酸对小白菜抗铅胁迫的诱导
水杨酸
铅胁迫
小白菜
生长
NaHCO3催化微波合成乙酰水杨酸
碳酸氢钠
微波辐射
乙酰水杨酸
正交试验
水杨酸对小白菜抗铅胁迫的诱导
水杨酸
铅胁迫
小白菜
生长
水杨酸对铅胁迫下潍县萝卜直根生长和铅含量的影响
水杨酸
Pb胁迫
潍县萝卜
生长
Pb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微波原位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来源期刊 化学物理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环烷酸铅 烷基水杨酸铅 原位合成 摩擦学性能 作用机理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452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34.31|TH117
字数 3566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674-0068.2001.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培道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6 2298 25.0 43.0
2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 307 5597 38.0 57.0
3 欧忠文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 7 170 6.0 7.0
4 马世宁 30 709 10.0 26.0
5 徐滨士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烷酸铅
烷基水杨酸铅
原位合成
摩擦学性能
作用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4-0068
34-1295/O6
大16开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学报编辑部
1988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45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6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