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科学       
摘要:
利用综合性状好的6个品种(系)为材料进行双列杂交,对6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小麦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穗粒数和百粒重,辅之以较高的成穗率,临汾麦区最佳强优势组配模式是重穗型(均衡型)×多穗型;②大部分组合正反交杂种优势差异不显著,但有个别组合正反交的优势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③同一亲本与不同亲本杂交,其杂种优势也有差异.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评选出优势较强的5个组合:即晋麦65号×晋麦61号,临远3158×晋麦61号,邯4589×晋麦60号,晋麦60号×晋麦65号,邯4589×晋麦54号.
推荐文章
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冬小麦
农艺性状
杂种优势
配合力
不同灌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冬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普通小麦光合碳同化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小麦
光合碳同化
产量
杂种优势
基于通路分析剖析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杂交水稻
GWAS
通路分析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小麦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利用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冬小麦 农艺性状 杂种优势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2.1+103.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81.2001.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逯腊虎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51 259 10.0 13.0
2 仇松英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9 204 9.0 13.0
3 许钢垣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1 160 8.0 12.0
4 武计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6 87 6.0 8.0
5 韩新萍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农艺性状
杂种优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481
14-1113/S
大16开
196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9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