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孟加拉湾由于陆源物质大量输入产生稀释效应,使碳酸盐含量表现为冰期时减小、间冰期时增大的“大西洋型”旋回。通过对该区四支活塞岩芯的有孔虫溶解指数、浮游有孔虫沉积通量、CaCO3沉积通量和>160 μm粗组分沉积通量的分析发现,研究区碳酸盐溶解作用强烈,表现出冰期减弱而间冰期增强的总趋势,且溶解作用滞后于浮游有孔虫壳的氧同位素旋回,尤以氧同位素4、5期的高溶解度情况与印度洋和太平洋氧同位素5期晚期至4期为CaCO3溶解高峰一致。因此,孟加拉湾地区的CaCO3旋回是大西洋型稀释作用与太平洋型溶解作用两者叠加的产物。
推荐文章
孟加拉湾晚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古生产力演变研究
冰川-气候旋回
古生产力
晚第四纪
孟加拉湾
孟加拉湾与赤道东印度洋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
赤道东印度洋
孟加拉湾
水交换
海洋再分析数据集
孟加拉湾晚第四纪的季风气候及其古海洋学记录
孟加拉湾
晚第四纪
δ18o值
海水盐度
季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孟加拉湾晚第四纪的碳酸盐溶解旋回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孟加拉湾 晚第四纪 碳酸盐旋回 稀释作用 溶解作用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98
页数 7页 分类号 P724.1|P736.21
字数 55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01.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旋 25 156 9.0 11.0
2 方念乔 69 868 16.0 26.0
3 万晓樵 70 1045 19.0 29.0
4 郝诒纯 5 126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孟加拉湾
晚第四纪
碳酸盐旋回
稀释作用
溶解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233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