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石油石化节能       
摘要:
目前,利用重质原油(19°API重度)和伴生水来研究微生物生长对于水的粘度、PH值、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关于原油采收率从水驱残余油来进行驱替实验,研究营养物的浓度、孵化温度和碳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糖蜜作为基本的营养物可以将在地层水和原油中的本源微生物种群激活,而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酸、生物聚合物和气体.实验结果发现,重量百分比为4%的糖密浓度的营养物最适宜本源微生物生长,而且比其它糖蜜浓度下进行试验获得的原油采收率高.由实验的孵化温度可知:在25℃时,本源微生物生长获得很好的采收率.实验结果也发现,在储层中存在的碳酸盐,由微生物产生的酸中和,提供完全发酵的缓冲能力,增加CO2的产量.随着碳酸盐含量的增加,原油的采收率也增加.然而,碳酸盐的含量进一步增加,超过20%,则对原油采收率不再有影响.
推荐文章
应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提高产油量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三次采油
理论
油藏特征
限制因素
研究领域
利用微生物工艺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的研究和应用
微生物工艺
微生物群落
注水
厌氧微生物
需氧微生物
活化作用
代谢
阿拉伯地区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研究
营养物
微生物驱替
室内试验
菌株
细菌分离
糖蜜
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评价
提高原油采收率
水驱
混合气驱
非混合气驱
方案优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活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石化节能 学科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营养物糖蜜 碳酸盐 驱替实验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提高采收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01.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承美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40 253 8.0 13.0
2 薛锋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6 56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6)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采油
营养物糖蜜
碳酸盐
驱替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石化节能
月刊
2095-1493
23-1572/TE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