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组建成K(Ae. kotschyi)、V(Ae. ventricosa)型小麦恢复系表型轮回选择群体,对C0~C3不同轮选世代的育性及其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V型小麦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没有影响,符合可育∶不育=1∶1的分离比例。经过3次轮回选择,小麦株高、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具有一定的选择效果,其中株高比对照降低3.3 cm,穗粒数增加2.7粒,效果更明显。
推荐文章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小麦
K型不育系
恢复基因
遗传
配子传递率
K型雄性不育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特点及育性稳定性研究
小麦
粘果山羊草
遗传模型
育性稳定性
小麦黏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恢复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遗传背景检测
小麦
雄性不育
近等基因系
恢复基因
分子标记
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研究
杂交稻
FA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优质米不育系
恢复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K、V型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轮回选择的研究Ⅰ.轮选群体的育性分离及性状表现
来源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回选择 雄性不育 遗传进度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2.035
字数 3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041.2001.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庆荣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45 584 13.0 22.0
2 刘保申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39 605 13.0 23.0
3 孙兰珍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31 600 13.0 24.0
4 于金凤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47 436 13.0 18.0
5 张延传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4 5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6)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回选择
雄性不育
遗传进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麦类作物学报
月刊
1009-1041
61-1359/S
大16开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
52-6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1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63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