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应用气管内滴注PS治疗12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后于24、48、72hr测定PaO2、pH值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于24hr测定PaCO2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S能快速增加肺泡通气量,而48、72小时PaCO2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呼吸道阻力增加有关.呼吸机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及平均气道压(MAP)逐渐下降,通气天数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死亡率也明显下降.提示PS治疗重症肺炎能够明显改善肺氧合功能,对改善症状及预后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在治疗过程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呼吸参数,以及加强呼吸管理尤为重要.
推荐文章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效果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中原医刊 学科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重症肺炎
年,卷(期) 2001,(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0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01.1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麦智广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48 162 6.0 11.0
2 吴丽娜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11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重症肺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刊
半月刊
1674-4756
11-5689/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2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31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