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急症手术后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科危重病人(APACHEⅡ>8分)首次手术后24小时内的PaO2/Fi02、AaD02和呼吸频率(BR)与急性肺损伤(ALI)的关系,分为ARDS组(Ⅰ组,12例)和急性肺功能不全组(Ⅱ组,28例),同时分析液体治疗和机械通气模式在防治ARDS中的作用,并计算死亡率.结果: Ⅰ组的PaO2/Fi02、AaDO2、BR和死亡率分别为18.2±4.5kPa、268.7±41.3mmHg、33.7±+6.9次/分和41.7%(5/12):1组则分别为23.0±5.9kPa、243.8±53.1mmHg、26.9±7.6次/分和3.6%(1/28).结论:外科危重病人术后24小时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损伤,极易发生ARDS;PaO:/FiO2和呼吸频率是早期发现ARDS的临床指标;控制补液量、早期给予激素和尽早加用PEEP(呼气末正压)是防治ARDS的三大重要措施.
推荐文章
红霉素对犬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手术
急性肺损伤
氧自由基
红霉素
中性粒细胞
创伤性休克后急性肺损伤的防治分析
休克
创伤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通气机
机械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系统回顾
急性肺损伤/ARDS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症腹部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防治
来源期刊 外科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危重病 ARDS 防治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6
字数 2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10.2001.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厉振凯 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外科 1 0 0.0 0.0
2 邵咏华 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外科 1 0 0.0 0.0
3 王钦尧 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外科 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危重病
ARDS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科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007-9610
31-1758/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0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