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痘苗病毒重组活疫苗候选株免疫动物后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FN)的生物学活性水平。 方法 用MTT法测定了其诱导的保护性细胞免疫反应(Th1细胞免疫反应)。 结果 用重组痘苗病毒在免疫家兔及大白鼠4~6 wk后血清中IL-2的生物学活性增强,免疫后6 wk家兔、大白鼠及小白鼠3种动物血清中IFN的生物学活性水平比免疫前明显升高。 结论 恶性疟原虫-痘苗病毒重组活疫苗候选株免疫动物后可诱发机体产生Th1细胞免疫反应。
推荐文章
HPV58型E7基因重组痘苗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
转化活性
重组痘苗病毒疫苗
以恶性疟原虫MSP1和AMA1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保护性免疫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1(MSP-1)
顶端膜抗原1(AMA-1)
疫苗
免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痘苗病毒重组活疫苗株免疫动物后诱发的Th1细胞免疫反应
来源期刊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痘苗病毒 疫苗 细胞免疫 Th1细胞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82.3+1
字数 3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34.2001.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惠祥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18 48 4.0 6.0
2 董文其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36 131 7.0 9.0
3 李明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80 419 10.0 16.0
4 李英杰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19 6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性疟原虫
痘苗病毒
疫苗
细胞免疫
Th1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月刊
1673-5234
11-545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24-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3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