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体表类正弦波对胃电的影响,是基于人胃起搏点(Pacemaker)的电活动可被外加的电流刺激所"驱动"(driven).本院自1991年1月至2000年5月对体表类正弦波刺激器刺激消化不良(F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观察体表类正弦波对胃电的影响.方法收集具上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嗳气、厌食、上腹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的病例19例,其中胆囊炎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1例,胃下垂2例,糖尿病胃轻瘫 2例,排除胃癌、消化性溃疡、严重心脑肾肝等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患者:男9例,女10 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1岁.正常对照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6.6岁.1.治疗方法、症状评定及胃电图观察指标:将体表类正弦波刺激器正极置于患者胃窦体表投影处,负极置于患者胃体起步点处,治疗使用频率在2~4次/min,电流在 12~20mA,每日1次,每次治疗30min,共10天.2.症状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80%;有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50%;无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50%.3.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次日胃电图的空腹、餐后平均主频、主功率比及正常频率、胃动过缓、胃动过速百分比.结果 1.治疗后症状改善,总显效率为41.3%,总有效率为91.2%;平均起效时间为5天.2.治疗后空腹、餐后EGG正常频率百分比升高、空腹胃动过缓百分比降低, P值均<0.05.3.体表正弦波刺激有4例出现体表皮肤的轻微灼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结论胃电刺激的有效性在于它产生的是正常慢波,纠正了部分的节律失常 ,由于正常的慢波在胃排空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故使部分患者症状获得了改善.
推荐文章
正弦波辐照对无线电引信的作用机理研究
无线电引信
等幅正弦波
辐照效应
意外发火
作用机理
非正弦波通信的发展与关键技术*
无线通信
非正弦波通信
椭圆球面波函数
一种正弦波相位激电应用的新方法
相位激电仪
正弦波
信号同步
物理相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57 体表类正弦波对胃电的影响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z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7
字数 5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325.2001.z1.06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一宏 27 126 5.0 11.0
2 吕宾 51 331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