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留兰香菌核病于1986年在江苏东台地区开始发生,病原菌系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留兰香叶片受其为害,腐烂发黑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损失。6~7月是头茬留兰香菌核病的高发期,9~10月为二茬留兰香菌核病的盛发期。阴雨潮湿,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和传播;植株郁蔽,促使植株抗病力下降;连作重茬,促成病原菌基数增高、积累。降湿灭渍、科学施肥、轮作换茬、合理施肥、清除杂草,这些农业措施对留兰香菌核病的发生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用40%金菌灵胶悬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施留兰香,对菌核病的流行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推荐文章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油莱
菌核病
发生规律
对策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油菜菌核病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研究进展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晋西北
向日葵
菌核病
发生
防治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油菜
菌核病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留兰香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来源期刊 湖北植保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留兰香菌核病 症状 病原菌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5.79
字数 2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114.2001.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汉民 江苏省国营新曹农场植保站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留兰香菌核病
症状
病原菌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植保
双月刊
1005-6114
42-1306/S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珞狮南路509号省植保总站内
38-404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6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