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研究鼻部和咽部T/NK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的差别.方法用CD56及CD45RO识别T/NK细胞淋巴瘤,用CD20识别B细胞淋巴瘤,用CD34识别肿瘤内微血管,研究61例鼻部和咽部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microvessel densityiMVD)计数.结果61例鼻部和咽部淋巴瘤中40例CD56及CD45RO均阳性,诊断为T/NK细胞淋巴瘤,占65.6%;CD20阳性淋巴瘤有15例(24.6%),两者发病率有显著差异χ2=22.4P<0.01 .40例T/NK细胞淋巴瘤的平均每视野的iMVDiMVD/HPF 为24.1±8.7,15例B细胞淋巴瘤的iMVD/HPF为14.9±3.8,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t=3.7P<0.05).结论T/NK细胞淋巴瘤的iMVD/HPF明显大于B细胞淋巴瘤,前者具有明显的肿瘤血管生成活性.
推荐文章
肠道NK/T细胞淋巴瘤诊治一例
NK/T细胞淋巴瘤
肠镜
手术
治疗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病理组织学
89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
淋巴瘤
T细胞
疱疹病毒4型
膜蛋白质类
聚合酶链反应
显微切割
鼻NK/T细胞淋巴瘤31例临床分析
鼻肿瘤
NK/T细胞淋巴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鼻部和咽部T/NK细胞淋巴瘤具有明显的肿瘤血管生成活性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鼻部和咽部T/NK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 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活性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永清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 37 314 9.0 17.0
2 郭英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 32 337 11.0 18.0
3 黄高晻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 6 88 3.0 6.0
4 张海雁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 2 69 1.0 2.0
5 朱海涛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鼻部和咽部T/NK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
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