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用公认的方法进行鼠情调查和对病人、动物进行病原学、血清学研究.结果:①疫情:在监测的15年中湖南全省年均发病率为9.86/10万,此期间有2个发病高峰年;长沙地区则年均发病率为19.06/10万,近全省发病率的2倍.1992年-2000年9年中有7年发病率高于全省发病率.②鼠情监测:共布鼠夹11 803只,捕鼠747只,鼠密度为6.33%,流行前期、后期鼠密度差异无显著.③病原学监测:对717例钩体病人采血作钩体培养,阳性124份,阳性率17.29%,至少分属8个血清群,以流感伤寒和秋季热群为主;从416只鼠的肾中分离出49株钩体菌株,阳性率为11.78%,至少分属5个血清群,以黑线鼠携带黄疸群为主,其次为黄毛鼠携带爪哇群,占14.29%;从40只家犬肾中分离钩体菌9株,带菌率为22.50%,鼠与犬带菌率差异无显著.对72头猪117只蛙取肾培养,未获阳性结果.④血清学监测检测钩体病人双份血清抗体,黄疸出血群、犬群、澳洲群、波摩那群、流感伤寒群、七日热群6个群抗体均数差异有非常显著;爪哇群其抗体差异显著;在对动物血清抗体调查中,检测了犬、猪、牛分别为40、30、25头.具有某一抗体阳性的分别为60%、53.33%和84%,其差异有显著.犬抗体分属6个血清型,以澳洲为主;猪则分属5个血清型,以巴达维亚为主;牛分属11个血清型,以巴达维亚为主.结论:①长沙地区在15年监测中平均发病率为全省的2倍左右,除个别年度外几乎每年发病率都较高,是湖南省的典型代表.②鼠类尤其是优势鼠种黑线姬鼠、犬、猪和牛是主要传染源.③病人血培养结果显示,感染菌群非常复杂,至少有8个钩体菌群.④用现行的四价菌苗接种易感人群其作用有限.
推荐文章
2002-2006年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
鼠密度
鼠带菌率
健康人群免疫水平
2005-2014年峨眉山市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
鼠密度
鼠带菌率
健康人群免疫水平
2002-2006年宜宾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原因研究
自然疫源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沙地区1986-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8)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员会第八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7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1.08.1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子贵 21 86 6.0 8.0
2 郭绶衡 38 488 13.0 20.0
3 李伟 12 60 4.0 7.0
4 李俊华 53 305 11.0 13.0
5 朱国平 7 31 4.0 5.0
6 李立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