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延迟性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功能和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38例于AMI 2周后行延迟性PTCA(甲组)和另37例仅接受内科治疗(乙组),均行住院和随访期EC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异常积分)及记录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尽管两组平均LVEF相似,但甲组中22例和乙组中11例左心功能改善(LVEF增加>5%)(P<0.01).甲组心脏事件发生率(28.9%)较乙组(67.6%)明显减低(P<0.05).两组心源性病死率为2.6%和21.6%(P<0.05).两组室壁运动异常积分均显著减低(甲组:10.1±5.3和9.0±2.9,P<0.01;乙组:11.6±3.2和10.2±3.9,P<0.05).结论延迟性PTCA能改善大部分AMI病人的左心功能,降低远期心脏事件和心源性病死率.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PTCA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急性病
心肌梗塞
心室功能,左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左心功能
远期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延迟性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来源期刊 介入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延迟性PTCA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心脏事件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心脏介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2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16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94X.2001.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蔚青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30 154 7.0 11.0
2 沈卫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心内科 156 1086 15.0 27.0
3 刘宗军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50 193 8.0 12.0
4 江蓓湖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18 84 5.0 8.0
5 杨伟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27 141 7.0 11.0
6 尚孝堂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15 80 4.0 8.0
7 欧少君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8 47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延迟性PTCA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心脏事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介入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8-794X
31-1796/R
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328号(八五医院内)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65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