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不同剂量不同能量的离子处理小麦新品种豫麦39和优质小麦品种豫麦47、陕优225、兰考90(6)-4,PH82-2-2和一些高代品系,发现出苗率、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相差很大.结果证明,用30keV,3×1017N+*cm-2离子注入豫麦39效果最佳.M1代株高比Ck(未处理的本品种)降低12~29 cm.M2代共选18株,株高67~83 cm,平均76.8 cm,克服了豫麦39植株偏高的缺点,保留了该品种的诸多优点.
推荐文章
离子注入在高粱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氮离子束
高粱
高频率无融合生殖系
氮离子注入谷子诱变效应研究
谷子
离子注入
诱变效应
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的应用研究
小麦
N 离子束
诱变育种
氮离子注入小扁豆的诱变效应
氮离子注入
小扁豆
遗传变异
诱变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离子注入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离子注入 诱变 育种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335.2
字数 22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340.2001.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霍裕平 81 806 15.0 22.0
2 秦广雍 184 2102 22.0 33.0
3 杨会民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22 212 8.0 14.0
4 李博 9 57 4.0 7.0
5 李兰真 2 23 1.0 2.0
6 杨会武 2 23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129)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离子注入
诱变
育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340
41-1112/S
大16开
郑州文化路95号
36-132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