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摘要:
对丰宫并殖吸虫皮下组织和腹腔注射法感染大鼠进行效果比较,用皮下组织注射法感染8只大鼠(每鼠接种后尾蚴10个),虫体回收率为18.8%,大鼠阳性率为75%;腹腔注射法感染12只大鼠(每鼠接种后尾蚴10个),虫体回收率为16.7%,大鼠阳性率为50%,经统计学处理2种方法的虫体回收率和大鼠的阳性率均无差异性(P>0.05),认为皮下组织注射法简便易行,且对动物的安全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成虫及小睾并殖吸虫成虫的蛋白电泳分析
丰宫并殖吸虫
后尾蚴
小睾并殖吸虫
IEF
蛋白质
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囊蚴透射电镜观察比较
丰宫并殖吸虫
小睾并殖吸虫
囊蚴
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
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在小鼠寄生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三平正并殖吸虫
肺吸虫囊蚴
浙江华溪蟹
卫氏并殖吸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丰宫并殖吸虫二种感染动物方法效果比较
来源期刊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学科
关键词 丰宫并殖吸虫 后尾蚴 感染方法 评价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83.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116.2001.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文林 昆明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39 95 6.0 7.0
2 周本江 昆明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50 133 7.0 8.0
3 夏代光 昆明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13 27 3.0 4.0
4 雷霖 昆明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18 57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丰宫并殖吸虫
后尾蚴
感染方法
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季刊
1672-2116
51-1636/R
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