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联苯/联苯醚混合物(26:74 v/v)为溶胀剂,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预聚体颗粒的溶胀聚合,探讨了影响PET溶胀的因素以及温度、催化剂(Sb2O3)、试样结晶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对PET的固相聚合与溶胀聚合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ET溶胀后,分子链的自由体积增大,链端活动范围扩大,缩聚副产物扩散加快,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加,催化剂的加入能有效地促进分子量的提高。
推荐文章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的固相聚合规律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固相聚合
高分子量
新型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丁醚)酯的合成工艺
对苯二甲酸
二乙二醇丁醚
对苯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丁醚)酯
增塑剂
动力学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技术现状及进展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高分子材料回收
化学降解
解聚
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
复合纤维
聚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酯纤维
定性鉴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溶胀聚合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溶胀聚合 固相聚合 反应动力学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42.21
字数 25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087.2001.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大诚 四川大学纺织工程学院 117 1144 16.0 26.0
2 王罗新 四川大学纺织工程学院 8 133 5.0 8.0
3 陈枫 四川大学纺织工程学院 11 56 4.0 7.0
4 黄隆康 1 2 1.0 1.0
5 马宗莹 1 2 1.0 1.0
6 项树文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溶胀聚合
固相聚合
反应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9-3087
51-1773/TB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4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