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86年从火炬松方面获得了首例针叶松愈伤组织以后,针叶松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1991年从Larix decidua方面获得了第一个转基因再生植株.最近,通过农瘤杆菌介导的转化方式在Larix kaempferi×L.Decidua杂交树种上获得了转基因针叶松,通过鸟枪法在Picea glauca、Picea mariana、Picea abies、Larix laricina、Pinus radiata上亦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已经有多种办法用于转化针叶松.本文就目前在针叶松上所用的遗传转化方法--诸如:T-DNA转化法、农瘤杆菌介导转法化、鸟枪法、电转化法等给以粗略的评论.
推荐文章
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水稻
遗传转化
进展
玫瑰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综述)
玫瑰
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
大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大豆
遗传转化
研究进展
甘薯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甘薯
基因转化
植株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叶松遗传转化操作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发育与生殖生物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genetic transformation conifers Agrobacterium biolistic electroporation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5
页数 9页 分类号 S79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enetic transformation
conifers
Agrobacterium
biolistic
electroporation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育与生殖生物学学报(英文版)
半年刊
1004-6453
11-3569/Q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三号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3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