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以4个试验点7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地)径、保存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性状、保存率差异显著,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用Tai法进行种源稳定性分析,得出栾川、黑河、帽儿山种源为稳定型种源.利用各种源的生长性状、保存率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做聚类分析,进行种源区划,初步划分为10个种源区.综合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初步为4个试验点选择出各自的优良种源.
推荐文章
蒙古栎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蒙古栎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优良种源
文冠果地理种源变异及优良种源筛选
文冠果
种源
种子性状
苗期性状
地理种源变异
西南桦地理种源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u
西南桦
地理种源
生长差异
种源选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桦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白桦 种源区划 稳定性 优良种源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2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01.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传平 231 4191 35.0 51.0
2 刘桂丰 107 2553 31.0 45.0
3 刘吉春 8 192 5.0 8.0
4 朱翔 3 88 2.0 3.0
5 刘志新 1 53 1.0 1.0
6 袁桂华 1 53 1.0 1.0
7 李景云 4 17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92)
二级引证文献  (259)
199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4(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4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6(3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4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8(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3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桦
种源区划
稳定性
优良种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