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培育和筛选李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李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染李的过程和组织病理解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细菌从伤口、气孔和皮孔侵入李果实、叶片和枝梢;病斑深达中果皮数层细胞,自果皮向果心可分为3层,第2层被大量细菌定殖,第3层下缘呈扩散状,接近内果皮;电镜观察表明病原细菌定殖于细胞间隙,使细胞膜和细胞壁离解,叶绿体受损.
推荐文章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及防治
核桃
细菌性黑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核桃
细菌性黑班病
发病规律
防治技术
不同药剂(组合)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田间防治试验
核桃
‘辽宁1号’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
田间防治
山东省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生及危害情况调查
山东省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
发生规律
危害情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李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染过程研究
来源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黑斑病菌 侵染过程 组织病理解剖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3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2.42|S662.3
字数 19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1032.2001.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健强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18 1716 24.0 33.0
2 高必达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160 2331 25.0 39.0
3 戴良英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110 1718 22.0 3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斑病菌
侵染过程
组织病理解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1032
43-1257/S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42-157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0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