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 光镜观察,并行S-P法免疫组化Vimentin、CD34、SMA、Desmin、NF、S-100、EMA等标记物标记26例GIST.结果 26例GIST中,良性7例,恶性10例,低度恶性9例;发生于胃14例,小肠5例,回盲部2例,大肠和直肠5例;免疫组化 Vimentin、CD34在瘤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2%和84.6%),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标记物SMA、S-100呈散在细胞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和15.4%),而NF、EMA、Desmin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GIST是一种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可伴有神经源性或/和肌源性分化,组织学上常以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为主,具有类似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的形态; 临床手术切除前不易诊断,病理组织形态上易误诊为其它类型梭形细胞肿瘤;CD34和 Vimentin对本瘤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推荐文章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临床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化
CD117
CD34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
来源期刊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1-4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0.23
字数 29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16.2001.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强 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49 269 10.0 13.0
2 丁慧 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8 28 2.0 5.0
3 彭燕玲 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道
间质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双月刊
2095-1116
43-1509/R
16开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校内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6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