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离体和整体实验观察人肠内菌对氧化苦参碱的代谢,并确定吸收入血的代谢物。方法:通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性检测氧化苦参碱及其代谢产物。并通过UV,IR,NMR及MS等光谱学方法确定代谢物的结构。结果:离体实验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可被人肠内菌代谢成苦参碱。给大鼠按100 mg*kg-1灌胃氧化苦参碱3 h后,剪头处死取血,以TLC和HPLC检测血清中代谢产物。证明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均能被吸收入血。结论:人肠内菌可将氧化苦参碱代谢成苦参碱,上述两种生物碱均可被吸收入血。
推荐文章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医用活性
农用活性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抑菌活性及增效作用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林木病原真菌
抑菌
氧化苦参碱肠溶制剂的研究
氧化苦参碱
肠溶微丸
肠溶片
用MAA荧光猝灭法研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药物代谢动力学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荧光猝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苦参碱肠内菌代谢及吸收入血活性成分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苦参碱 肠内菌代谢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2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R969.1
字数 22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302.2001.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秋丽 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 15 1100 13.0 15.0
2 王本祥 长春中医学院新药研究中心 29 1864 22.0 29.0
3 王明雷 长春中医学院新药研究中心 1 10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6)
同被引文献  (440)
二级引证文献  (88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23)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6(57)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07(7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08(7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09(9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85)
2010(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2(79)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67)
2013(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4(6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5(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6(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7(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8(6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9(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0)
2020(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苦参碱
苦参碱
肠内菌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362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