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吡喹酮、阿苯达唑、干芜散三种药物治疗脑囊虫病患者30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FN-γ、IL-4、IL-5、IL-6、IL-10五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脑囊虫病患者血清中IFN-γ、IL-4、IL-5、IL-6、IL-10的水平分别为49.3士9.86μg/L、157±6.9μg/L、238±9.8μg/L、116±12.5μg/L及367±15.1μg/L.治疗后这五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分别为75.1士10.6μg/L、91±13.2μg/L、101±11.9μg/L、83.6±11.0μg/L及89±5.9μg/L,均已趋于正常.治疗前脑囊虫病人明显表现为Th2型细胞因子表达,说明脑囊虫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体液免疫功能升高,且脑囊虫病患者免疫机能紊乱状态可以通过化疗得到纠正.
推荐文章
脑囊虫病患者血清NO和TNFα水平
脑囊虫病
TNFα
一氧化氮(NO)
免疫
Th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在脑囊虫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脑囊虫病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IL-2 IL-6
脑囊虫病患者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脑囊虫病
粘附分子
细胞因子
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囊虫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五种细胞因子变化的观察
来源期刊 地方病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囊虫病 ELISA Th1/Th2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32.33|R446.61
字数 16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11.2001.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冰 30 145 7.0 10.0
2 徐凤全 14 54 4.0 6.0
3 高歌 16 37 4.0 5.0
4 陈红旗 11 53 4.0 7.0
5 徐宏秀 20 56 4.0 6.0
6 孙广平 6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囊虫病
ELISA
Th1/Th2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双月刊
1000-3711
65-1102/R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一街380号
58-9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