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人工骨植入下颌骨缺损远期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对2例因肿瘤行部分下颌骨切除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植入术后8~10年的BGC标本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部分样本脱钙后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并与植入前的BGC作对照。结果 材料与其外侧的板状骨结合紧密,多数板状骨以钉突形式长入材料中,晶体孔隙间充满了骨样组织;脱钙后组织学观察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长入材料中,材料中心亦有管状骨长入。结论 BGC复合自体骨植入有良好的骨替代效果,克服其脆性后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牵张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组织学研究
下颌骨
牵张成骨
组织学
动物模型
活性胶原基纳米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组织学检测
胶原基纳米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人工骨移植
下颌骨缺损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磷酸钙骨水泥
人工骨
生物相容性
骨缺损
修复
自体骨粉移植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组织学检测
骨移植
下颌损伤
自体骨粉
组织移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整复下颌骨缺损的玻璃陶瓷人工骨远期组织学 及超微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组织学 扫描电子显微镜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82.2|R318.08
字数 17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634.2001.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模堂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科 5 13 3.0 3.0
2 田卫东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科 12 178 7.0 12.0
3 李文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科 7 19 3.0 4.0
4 廖运茂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科 13 88 6.0 9.0
5 杨凯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科 4 3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组织学
扫描电子显微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月刊
1003-1634
42-1182/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1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2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9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