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减轻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入体内后纤维囊壁形成的方法.方法利用60Co共辐射的方法把亲水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接枝到硅凝胶乳房假体表面.选用日本兔10只,将乳房假体置入兔的背部两侧,一侧为改性后假体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为未经改性的假体作为对照组,隔一定时间后通过大体观察及组织切片研究假体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情况.结果改性后假体周围的炎症反应较轻,而且形成的纤维囊壁在各个时间段均薄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硅凝胶乳房假体表面接枝NVP后可以有效地改善假体表面的组织相容性,减少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
推荐文章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乳房注射物取出同期假体置入手术的临床研究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乳房注射物
假体置入术
硅凝胶乳房假体隆乳的临床应用体会
硅凝胶乳房假体
隆乳术
临床效果
硅凝胶乳房植入体的老化研究进展
乳房植入体
硅凝胶
老化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凝胶乳房假体辐射接枝水凝胶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房假体 吡咯烷酮类 辐射接枝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2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5
字数 26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01.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宁金龙 安徽医科大学附一院整形外科 118 713 12.0 21.0
2 汪春兰 安徽医科大学附一院整形外科 71 269 9.0 10.0
3 展望 44 328 9.0 17.0
4 朱飞 安徽医科大学附一院整形外科 60 424 10.0 19.0
5 方月娥 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房假体
吡咯烷酮类
辐射接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双月刊
1671-0290
11-465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0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6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