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HpcagA)在胃粘膜恶变过程中的作用,以探讨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学机制.方法:163例Hp阳性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各30例,肠上皮化生33例,不典型增生31例、胃癌39例),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PCR)、常规PCR和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胃粘膜HpcagA.结果:163例标本中,原位PCR HpcagA阳性率为56.4%,显著高于原位杂交(44.8%),但与常规PCR 52.1%的阳性率相比二者无明显差异.原位PCR检出HpcagA阳性率从浅表性胃炎、癌前病变到胃癌逐渐升高.HpcagA阳性信号可出现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和胃粘膜上皮与腺上皮中,部分病例阳性信号甚至出现于上皮细胞核内.结论:HpcagA可能有助于胃粘膜组织的恶性转化,并可通过刺激胃粘膜细胞增殖、使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而促进胃癌的发生.
推荐文章
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
诊断
预后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与胃癌的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抗体
胃癌
幽门螺杆菌cagE和virB11基因与胃癌的关系研究
胃肿瘤
螺杆菌,幽门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
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与胃癌关系研究进展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菌株特异性
地理性差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与胃癌发生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内镜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基因A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胃粘膜癌变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19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01.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向明 9 36 4.0 6.0
2 刘小红 3 5 2.0 2.0
3 熊碧芳 2 3 1.0 1.0
4 黄经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基因A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胃粘膜癌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内镜杂志
月刊
1007-1989
43-125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75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