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的微循环变化、组织学改变以及多肽含量变化和意义.方法4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留伴行神经组和去伴行神经组,建立标准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激光多谱勒及显微放大分析系统、组织学方法以及凝胶电泳方法等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骨骼肌微血管管径在20分钟时恢复率基本达到高峰约60%,此后为平台期:90分钟最高峰,为75%.主干血管流速率亦在20分钟基本达到上限.病理检查显示:缺血的骨骼肌纤维呈空泡状,核形态增大,染色加深,红细胞严重聚集.凝胶蛋白电泳提示:缺血骨骼肌中分子量20KD左右的多肽显著增加.结论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骨骼肌的微循环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及因之导致骨骼结构损伤和异常的20KD多肽含量明显增加,以及红细胞凝聚,白细胞的改变,这些共同构成了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推荐文章
硫化氢影响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硫化氢
再灌注损伤
肌,骨骼
机制
综述
丹酚酸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
丹酚酸
细胞凋亡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骨骼肌
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钙超载
中性粒细胞
一氧化氮
无复流
细胞调亡
缺血预处理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再灌注损伤
骨骼
缺血预处理
天冬氨酸转氨酶
肌酸激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发病机制初探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 骨骼肌组织学微循环
年,卷(期) 2001,(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85
字数 52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01.1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俐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2 23 2.0 2.0
2 CHEN Le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1 5 1.0 1.0
3 Ding EY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1 5 1.0 1.0
4 Seaber AV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1 5 1.0 1.0
5 Urbaniak JR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
骨骼肌组织学微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