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了解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在作食管电生理检查时裂隙现象发生的情况及类型,并观察药物及不同刺激方式对裂隙现象的影响.对在我院作食管电生理检查的220例患者,先采用S1S2法,每次递减10ms进行反扫,直至S1 S2间期小于200 ms,并且连续3次以上的早搏刺激无下传;其中62例患者同时作了S1 S2与S1 S2S3法检查,26例用异丙肾上腺素前后行早搏刺激,观察裂隙现象的发生情况.220例患者中69例患者出现裂隙现象,总共83例次,8例有双裂隙,裂隙带时限45.3±32.1(10~120)ms;裂隙类型有房室结及结下组织形成的裂隙42例次、房室结与束支形成的裂隙28例次、束支裂隙11例次、旁道裂隙2例;房室结双径路的裂隙现象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S1 S2法的裂隙现象发生率高于S1S2S3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后的裂隙现象发生率高于用药前.裂隙现象是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作食管电生理检查时常见的电生理现象,它的发生与激动传导径路、早搏刺激的方式和用药有关.
推荐文章
心率震荡现象和影响因素及其对器质性心脏病的预测意义
窦性心律
心率震荡
影响因素
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期前收缩
非睡眠状态房室传导阻滞22例临床分析
房室传导阻滞
非睡眠状态
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
心可舒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非器质性心脏病
早搏
心可舒片
心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房室传导裂隙现象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器质性心脏病 食管调搏 裂隙现象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0-3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0.4+1
字数 28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659.2001.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兴玉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33 192 8.0 13.0
2 刘小华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12 36 3.0 5.0
3 陈丽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44 158 9.0 10.0
4 罗勇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48 177 8.0 12.0
5 向江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4 3 1.0 1.0
6 刘奇玉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器质性心脏病
食管调搏
裂隙现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双月刊
1007-2659
42-142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
38-14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