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胃黏膜不同病理类型的端粒酶活性,探讨胃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银染定性及TRAP-PCR-EILIA定量法,对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胃黏膜活检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阳性率及活性水平:胃癌>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分别与浅表性胃炎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胃癌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分别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完全结肠型肠化生的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完全结肠型、完全小肠型、不完全小肠型等肠化生(P=0.0105),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P=0.0302).结论端粒酶的活化、活性上调是胃癌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胃癌癌前病变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端粒酶活性上调者可能更具恶变倾向,临床上对指导其治疗和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实用肿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诊断 端粒,末端转移酶 银染色法 癌前状态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7-3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23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92.2001.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行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47 286 10.0 15.0
2 蔡建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75 405 12.0 17.0
3 钱可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53 448 10.0 19.0
4 毛建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22 135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诊断
端粒,末端转移酶
银染色法
癌前状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肿瘤杂志
双月刊
1001-1692
33-1074/R
大16开
杭州市解放路88号
32-8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7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2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