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考虑波流相互作用,本文提出了河口水动力数学模型。本模型考虑:(1)河水径流、相对波浪和潮流,可作为时不变的流动问题,一般作为潮流计算的部分边界条件;(2)波浪,主要是涌,其周期相对潮流可小几个数量阶,波长50~250m;(3)潮流,周期性的,时间尺度是半天到1 d,波长以几十公里计;(4)地形是缓变的,其特征尺度远大于波浪长度。
推荐文章
长江河口动力与风暴潮相互作用研究
风暴潮
感潮河段
径流
相互作用
增水
长江口
河口三角洲径流和潮汐相互作用模型及应用
潮汐
径流
径流潮汐相互作用
径流和潮汐调和分析模型
河口三角洲
河口抛泥数学模型及应用
抛泥
扩散
数学模型
澳门水域
PEMFC流道横截面二维两相流数学模型(Ⅰ)模型建立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数学模型
两相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口相流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来源期刊 海洋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河口 波流相互作用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P73
字数 4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096.2001.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时钟 上海交通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系 51 1085 19.0 32.0
2 刘应中 上海交通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系 35 810 16.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口
波流相互作用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科学
月刊
1000-3096
37-1151/P
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中科院海洋所
2-655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571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