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选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人工折骨造模,并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35、49天进行血液成份及血清生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液成份与对照组相比,在各观察时间段内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实验组血清钙浓度于术后7、14、21、49天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浓度在术后第7、14、21、35天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补阳还五汤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钙及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促进骨折愈合的。
推荐文章
基于体外实验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计数8
划痕迁移法
补阳还五汤临证举隅
补阳还五汤
益气活血化瘀
脑梗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慢性肾小球肾炎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
气虚血瘀型
肺癌
高凝状态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探微
补阳还五汤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阳还五汤对骨折模兔血液成份和血清生化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正骨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折/中医药疗法 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 骨折愈合/病理生理学 碱性磷酸酶/血液 钙/血液 磷/血液 实验研究 动物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9.5
字数 22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015.2001.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印玉 171 2229 26.0 38.0
2 曹月龙 63 616 15.0 24.0
3 林昭庚 中国台湾中国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研究所 2 15 1.0 2.0
4 赖建豪 中国台湾中国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研究所 1 15 1.0 1.0
5 高田 中国台湾中国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研究所 1 15 1.0 1.0
6 王天美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折/中医药疗法
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
骨折愈合/病理生理学
碱性磷酸酶/血液
钙/血液
磷/血液
实验研究
动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正骨
月刊
1001-6015
41-1162/R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启明南路82号
36-12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3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