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位于我国几大地形的中间地带,其自然生态条件的渐变特征十分明显,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地带.多年来的造林实践工作,使得人工栽培乔木树种既有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北温带成分,也有一些毗邻地区的泛热带等成分,还有许多外来引进树种成分.区内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区系成分较为丰富,与毗邻的天然次生林区十分相近.在中国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分布区的15个类型中,除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成分、中亚成分2种类型外,本区有其余13个类型.植物区系成分与水热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降水量大、热量高的东南部地区区系成分复杂,树种多,而西北干旱地区则刚好相反.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区位配置方案
人工栽培
乔木树种
适宜性
评价
配置
重点水土流失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措施体系
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灾害研究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防治对策
黄土高原煤炭开采区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
黄土高原
煤炭开采区
水土流失
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区系特征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区系 人工栽培乔木树种 重点水土流失区 黄土高原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18.551|S157
字数 49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9-2242.2001.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建忠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区系
人工栽培乔木树种
重点水土流失区
黄土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