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储集层和油藏流体非均质性分布的影响,混层开采的生产井中各单层的产液贡献不同,油田开发动态色谱指纹监测就是利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色谱指纹相关分析技术,通过井口油藏流体色谱指纹化合物组成的变化来度量产液量的变化,监测油藏流体的运动规律和不同单层的产液贡献,对油藏实施分层管理,为油田调整挖潜、制定治理措施和提高采收率提供重要依据。给出根据油藏开发的实际生产过程建立的物理模型和基于QR算法的数学模型。结合配比实验技术建立色谱指纹参数数据库并进行化学模拟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油田开发动态监测模拟计算的色谱指纹参数的约束条件是:①表征各单油层非均质性的色谱指纹参数是一个不随其贡献量(体积或质量)变化的量;②对同一指纹化合物,混合样中该化合物的量取决于各单层中该化合物的相对贡献率;③表示各单层的特征指纹化合物的数组之间要有一定的离散度,以避免产生非奇异系数矩阵和共线性问题出现。因此,选择新的色谱指纹化合物参数,成功地进行了3层混采动态色谱指纹监测的化学模拟与数学模拟。
推荐文章
桃树冠层蒸腾动态的数学模拟
桃树
冠层
蒸腾
模拟
色谱指纹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应用
色谱指纹技术
指纹参数
贡献率
油田开发
产量
流域数学模拟系统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
水-经济-生态过程耦合模拟
构件化组装
质量评测
综合集成环境
大庆油田全周期动态监测技术施策研究
生产测井
动态监测
注入剖面
产出剖面
工程测井
剩余油评价
施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田开发动态色谱指纹监测技术的数学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动态监测 数学模拟 油藏地球化学 色谱指纹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34
字数 49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1.03.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壬子 30 546 13.0 23.0
2 金晓辉 5 100 4.0 5.0
6 朱丹 10 176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85)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田开发
动态监测
数学模拟
油藏地球化学
色谱指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