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和胃消痞胶囊对大鼠胃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隔日禁食的方法制作大鼠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模型,以辅酶Ⅱ黄递酶组化染色法及消化道铺片技术显示大鼠胃及上段小肠纵肌层NOS阳性神经.结果:胃窦NOS阳性神经元灰度值模型组(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胃消痞胶囊大、小剂量组低于对照组,但高于模型组;中剂量组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吗丁啉组低于模型组及对照组.胃底模型组及和胃消痞胶囊大、中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小剂量组及吗丁啉组高于对照组.上段模型组及和胃消痞胶囊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接近,大、中剂量组及吗丁啉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和胃消痞胶囊可预防模型鼠胃窦动力紊乱;大剂量增加胃底NO合成,小剂量使胃底NO合成减少,对胃底容受性舒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大、中剂量可减少上段小肠NO合成,增强小肠蠕动功能.
推荐文章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月经周期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子宫内膜
月经
低频噪音对大鼠胃组织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次声
大鼠
胃组织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Eales病的相关研究
Eales病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发病机制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脑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脑缺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和胃消痞胶囊对大鼠胃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肠活动 一氧化氮合酶 和胃消痞胶囊 还原型辅酶Ⅱ 黄递酶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9-26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33
字数 14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38X.2001.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立营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消化科 17 127 6.0 11.0
2 葛文津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消化科 18 120 5.0 10.0
3 李明喜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消化科 9 52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6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活动
一氧化氮合酶
和胃消痞胶囊
还原型辅酶Ⅱ
黄递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月刊
1671-038X
42-1612/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
38-21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84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