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正构烷烃作为模型化合物的热反应、临氢反应、临氢催化反应中,添加供氢剂抑制正构烷烃的裂化;气相氢和供氢剂的供氢参与饱和烯烃,两者是性质不同的氢源,前者加速裂化,后者抑制裂化.供氢剂供氢行为依赖于反应体系自由基的多少和温度以及反应过程,反应体系较多的自由基和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供氢行为.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模型化合物的裂化反应表明,供氢剂的作用是通过脱氢湮灭自由基来抑制裂化反应.同时发现H12-四氢萘和D12-四氢萘的供氢(氘)率上存在着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在临氢及临氢催化体系中尤其是临氢催化体系中,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变得不再明显.
推荐文章
天然气中甲烷和CO2的二元同位素特征
天然气
甲烷
CO2
同位素
二元同位素
量子化学计算
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模型化合物之间的氢转移反应
氢转移
模型化合物
四氢萘
稳定同位素方法
天然气中烷烃气碳同位素研究的意义
烷烃气
碳同位素值
甲烷
乙烷
回归方程
碳同位素系列
倒转
天然气成因
正构烷烃/JP-10二元体系的体积性质
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JP-10)
正构烷烃
二元体系
体积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正构烷烃与四氢萘二元体系的反应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模型化合物 供氢剂 稳定同位素方法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分散型催化剂 四氢萘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0-403
页数 4页 分类号 Q628.25|TQ624.4
字数 32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2409.2001.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阙国和 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7 1259 22.0 31.0
2 文萍 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 80 6.0 8.0
3 石斌 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 113 8.0 10.0
4 王洛秋 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型化合物
供氢剂
稳定同位素方法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分散型催化剂
四氢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