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循环伏安法表明,在NaOH底液中核黄素丁酸酯(ribo flavine tetrabutyrate,RT)在汞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其峰电位Epc=E pa=-0.64V(vs.Ag/AgCl)。本文用多种电化学手段对RT的吸附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吸附粒子为RT中性分子,测得RT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5.42×10-11 mol/cm2,每个RT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3.06 nm2,RT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 Frum 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4.6×105,吸引因素γ=1.10,吸附自由能ΔG°=-32.30 kJ /mol。本文还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RT的电极反应动力学性质,测定了其在汞电极上的反应速率常数。
推荐文章
舒达宁的吸附伏安特性和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舒达宁
吸附溶出伏安法
电化学行为
吸附伏安特性
姜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姜黄素
循环伏安
玻碳电极
反应机理
塞曲司特的吸附伏安法测定
塞曲司特
吸附溶出伏安法
电化学行为
SO2-4/ZrO2催化合成核黄素四丙酸酯的研究
核黄素四丙酸酯
固体超强酸
催化酯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黄素丁酸酯在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特性及其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核黄素丁酸酯 吸附伏安特性 电化学行为 速率常数 循环伏安法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0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820.2001.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红艳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8 88 5.0 8.0
2 曾泳淮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23 215 9.0 13.0
3 周颖琳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3 3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黄素丁酸酯
吸附伏安特性
电化学行为
速率常数
循环伏安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