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进一步改善甘草酸的口服吸收及生物利用度以达到治疗目的.方法在惰性溶剂中将甘草酸与磷脂酰胆碱反应形成配位体,然后对甘草酸及其脂质配位体进行生物利用度与抗肝损害实验并作对比.结果甘草酸形成脂质配位体后为脂溶性物,其生物利用度为原甘草酸的4.87倍[甘草酸脂质配位体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28.43μg@h/ml、甘草酸AUC 5.83μg@h/ml],抗肝损害作用与甘草酸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给药后肝损害大鼠48h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为71.50+11.40IU/L、97.70+24.80IU/L.结论甘草酸脂质配位体的生物利用度与抗肝损害作用均优于甘草酸.
推荐文章
甘草酸脂质配位体的稳定性实验
甘草酸
脂质配位体
稳定性
18α-甘草酸抗大鼠肝纤维化实验研究
18α-甘草酸
抗肝纤维化
γ-干扰素
大鼠
β体甘草酸与α体甘草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
美能
临床疗效
肝功能
肝纤维化指标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
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
非酒精脂肪肝性肝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8α甘草酸及其脂质配位体的生物利用度与抗肝损害作用的比较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脂质配位体 生物利用度 抗肝损害
年,卷(期) 2001,(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6-4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
字数 22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785.2001.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锡铭 13 117 6.0 10.0
2 茹仁萍 19 121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23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08(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9(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2(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脂质配位体
生物利用度
抗肝损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